走近经典——诗文赏读

【2016年第11期】《摸鱼儿》

发布时间:2019-07-02浏览量:

摸鱼儿

·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了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时间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代表作品《遗山文集》、《遗山乐府》、《续夷坚志》。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元好问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被一只大雁殉情的故事深深感动。于是买下大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

作品鉴赏

词的上阙开篇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作者称他们为双飞客”,赋予它们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喜景,只影为谁去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徐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扶择的过程并未影啊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词的下阙借勤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天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作者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艺术手法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词人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依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爱情悲歌。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跌宕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寄语

穿越千古悠悠的时间隧道,词人元好问借大雁殉情,累石雁丘的爱情话,为我们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如今当我们周末闲暇之余,不妨到汾河岸边的雁丘一游,虽然已难觅当年的踪迹,但那两只缱绻的大雁,却让我们看懂爱情的真谛。


上一条:【2016年第13期】《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下一条:【2016年第10期】《望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