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对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进行专题报道
8月22日,《山西日报》第06版“要闻”以《一流专业群 精彩“双高”路》为题,对我校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进行大篇幅专题报道。
文章内容如下:
四年一度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日前出炉,det365在线平台(以下简称山西财专)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中所获一等奖为2022年我省高校唯一主持完成的一等奖,这已是该校第二次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专业文化育人,培养更具职业文化的新时代财经人才
《在这个夏天迷途知返》,一张纸上,一位学生以此为题,用笔写下了在赵丽生老师《中国会计文化》课上的收获,决心改变“刷短视频、玩游戏、看小说”的大学生活;“上您的课很舒服,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可以提出自己迷惑的问题……”,另一位学生也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因此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门课和赵丽生老师……
8月中旬的一天,山西财专赵丽生教授翻看着手机里存着的这些内容,感慨万千。
山西财专是我省唯一一所整体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从创新性提出并实施专业文化育人,培养具有鲜明职业文化特色的新时代财经人才,到今年该校《大思政格局下财经职业院校专业文化育人的创新与实践》项目斩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赵丽生教授已带领团队历经近20年的探索。
上世纪90年代末,多数专科院校尚未开设中国会计史课程,赵丽生教授却坚定地以此为研究方向,一头扎进浩瀚的史料之中。“在古书里一看见数字就兴奋。”他用会计人的眼光和格局,结合自身专业实际,研究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中国通史等诸多著作,甚至把《诗经》305首全部翻译了一遍,一字不落地抄写并做了笔记,这令不少专业学中文的朋友也佩服不已。
“职业教育要培养不只有饭碗更有文化的新时代财经人才。”赵丽生认识到,有文化才能让学生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2007年,该校在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确立了以“文化浸润”为特色的专业建设方案,开设了“中国会计史”“晋商文化”等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专业文化育人”新理念。
从研究到实践,在近20年的积累、沉淀过程中,赵丽生教授带领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国家级研究成果:他编著的《中国会计文化》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校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这一课程,目前该书已在全国200多所院校广泛使用,以此为基础还建成了“中国会计文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立了会计文化等6个专业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收集300余件会计账簿、书籍和算盘等珍贵历史文物,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所“会计文化示教馆”;他所著的《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研究》填补了国内外革命根据地会计研究空白;他设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珠算传承与创新》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珠算文化数字资源库……
“专业文化育人”改革实践也在这一系列成果的诞生过程中,逐渐从探索走向深入。自2012年始,该校提出“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以培养“有饭碗有文化”的财经人才为目标,立项开展专业文化育人工程。2017年至今,该校构建了以专业文化育人理念为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教材、平台、校企合作、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支撑逐步走向完善、成熟。
岗课赛联动,高擎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发展大旗
《“以岗为纲、赛课联动”促进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与实践》是山西财专高翠莲教授领衔的项目,在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另一项二等奖教学成果也是该团队参与完成的。
“在学校承办国赛、省赛和担任专家组长的9年里,先后6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提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的比赛,高翠莲有说不完的故事。2012年是大赛第一年,一切从零开始。如何体现会计的实际工作?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高翠莲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思索与忙碌,从省赛到国赛,设计赛程、命题、搭建平台,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全部创新”。“遇到棘手难题,经常一夜一夜睡不着,有时半夜突发灵感,想出来办法,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以此为乐,去企业一线调研,把企业实际工作搬到比赛现场。她还跟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化竞赛平台。“系统智能评分,赛场大屏幕实时显示成绩,大赛一结束,最终成绩和排名便现场知悉。”高翠莲介绍,10年间,比赛总分从800分增加到1000分,人工评分则由70分降到0分,开创了竞赛评分由人工升级到智能化的先河。
在高职院校,大赛就是风向标和灯塔。高翠莲带领团队坚持以岗为纲,推动赛项不断升级迭代,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和技术升级。“赛课联动,就是大赛比什么内容,学校就要跟上开设相关课程。”她说,“比如,2016年财政部出台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我们在2017年大赛中就开始增加管理会计的内容,那么各学校就要开管理会计这门课程。”新课程怎么开?她带领团队成员,以最快速度编写教材,并做出示范性课程,开发出线上资源,引导全国相关院校的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技术由电算化向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升级,山西财专一直为全国高职院校高擎会计专业发展的旗帜。
10多年来,高翠莲带领团队成员主编了20多本教材,其中17本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她主编教材6本,这两项都创下了全国之最。她还主持研制专业建设和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加快了全国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高翠莲还被评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体系被全国400多所院校借鉴或复制……
耀眼的成绩是高翠莲和团队成员用牺牲与奉献换来的。“在学校承办大赛和我当专家组组长的9年里,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我们主动放弃了参赛。”她说。加班到半夜三四点,他们习以为常;把企业技术员带到办公室、家里指导,带领学生利用周末义务加班,他们尽心尽力;错过女儿的毕业典礼、无法为老人床前尽孝,他们也有遗憾……但是,“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得到了全国同行和参赛院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得到了教育部领导‘金牌赛项’的赞美,真正发挥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作用,实现岗赛融通,赛课联动,与时俱进,专业转型,技术升级。”这令高翠莲无比欣慰。
多个全国“第一”,彰显“强”“特”专业特色学校建设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山西财专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现,也实实在在奠定了该校相关专业高水平发展的雄厚根基。据“金平果”科教评价网综合评价,该校会计专业群在全国所有专业群建设中名列榜首;财税专业类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列第一;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专业也排名全国第一。
诸多高含金量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在业界受到高度认可。“与我们一起工作的多是省内外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安智琴、杨珊珊、张蕊、庞海霞、张淑媚、陈芳、祁凯露7人踏上工作岗位后,惊喜地发现。2015年,没有承办全国大赛的山西财专选派安智琴等8名学生参赛。“4名学生正式参赛,4名学生陪练备赛。那一年,这支队伍在省赛中是第一名,并以高83分的成绩遥遥领先第二名;在国赛上取得第二名,总分比第一名仅低0.92,有点失误,但我们也获得了一等奖。”高翠莲告诉记者。同一年,山西省农信社广纳贤才,招聘条件本科以上,唯独向山西财专这所专科学校的学生“开了绿灯”——当年8名参赛学生中的7人报名应聘,全部顺利通过考试并被录用。另外一名学生袁梅秀被学校推荐到全国最大的财务软件开发商用友集团旗下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022年,我省大型国企大地集团为山西财专会计专业学生召开专场招聘会,录取了11名学生到集团从事财务工作。
“企业对我们的学生评价非常好,学生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懂经营、会管理、能吃苦,这也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翠莲说。
诸多高含金量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是山西财专多年来在专业建设上追求高水平,做“特”做“强”、坚守深耕的结果。近年来,该校围绕专业特色,聚焦专业群建设,基本建成了会计、市场营销两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财税大数据应用、金融科技两个全国知名专业群,智慧文旅、信息技术应用两个特色专业群。“学校还精准对接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新增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形成了‘财经商贸专业集群’‘电子信息专业集群’‘智慧旅游专业集群’齐头并进的专业构成新格局。”该校校长李赟鹏介绍。
在专业建设这一核心工作基础上,该校课程思政特色鲜明、专业全面数字化智能化、“金课”建设成效突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显著推进,各项工作也瞄准“高水平”大步迈进。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的辐射作用,力争产生一批新成果;要进一步做好教材、课程、资源库等数智资源的建设,利用各种平台将这些资源输送出去,为中国高职财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发挥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对于学校下一步发展,该校党委书记秦华伟充满信心。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