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365官方网站登录

学校首页 > 新闻中心 >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 > 正文

我校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18阅读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我校在山西省教育厅和省乡村振兴局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服务地方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把学校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突出“地方性”,打好“县域牌”,努力走出一条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发展道路。我校入选省乡村振兴局“智库学校”,学校帮扶村入选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聚焦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我校与帮扶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融入基层、融入人心”,紧扣共建支部、共享成果、共赢发展三个着力点,在党建共建、人才培养、红色文化研学、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在帮扶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中小学研学基地”。定期举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产学研论坛活动。以当地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为基础,共同开展“讲历史故事、传红色文化”导游大赛等活动,在乡村旅游、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树立乡村振兴新典型。

二、聚焦产业赋能,创建“1+5+N”乡村振兴新范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上,我校总结出“1+5+N”的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即以1个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5个乡村振兴省级支柱产业为主要合作方向,N种项目端融合和产业链合作方式,不拘一格,积极抢位,将财经特色文化、智库成果和区域农业转型支柱产业有效融合,给原产地的优势产业增加了财经端附加值,为农民产业的从业企业提供了多种转型升级改造的智慧良策。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专业师资团队为朔州优质羊肉集聚区的企业品牌朔美羊、阳城县优质花椒种植园区的漫山红、四季香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索家坡村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运城市万荣县三白瓜等企业和项目进行了营销推广、品牌创建、制度设计、运营管理、直播电商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尝试,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

三、聚焦人才提质,蓄力乡土人才新技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纸上谈兵。只有念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经”,才能撑起乡村振兴这座宏伟殿堂。2021年12月以来,我校与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培训研讨班6期,全省11个市、98个有村级示范创建任务的县(市、区)乡村振兴部门分管领导(业务骨干),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800多人参加培训。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我校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了“农村经管丛书”,包括《怎样办旅游》《怎样开饭店》《怎样搞外销》、《怎样理财》《怎样做账》五本书,分别介绍了如何利用乡村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办乡村特色旅游;如何整合提升农家饭,开办富有乡野特色的农家饭店;如何打开国际销路,把农村的特产远销海外,获得更大收益;如何理财,增加农民收入;如何记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内容,为农家致富寻找项目、提供指导。该套丛书发行之后,受到市场的欢迎,每本书的发行量达到十几万册,并且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推荐书目”。我校教师撰写的《如何开办农家乐》入选辽宁省“农家书屋推荐目录”,《茶艺服务技能实训》入选“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成为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好帮手,蓄力乡村振兴,为山西乡村振兴贡献“财专智慧”,为国家乡村振兴提供“山西方案”。

四、聚焦“三个对接”,开拓乡村转型升级新路径

一是立足专业优势,主动对接教育帮扶。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送文化下乡”活动。我校在对口帮扶县天镇县开设“公益讲堂”,针对天镇县教育短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全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的英语讲座和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班,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新型销售。全面开展消费帮扶与社会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课堂+实训+服务”一体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组建青年电商服务队,为农产品提供直播销售平台,拓宽天镇胡麻油、黄酒、西梅、糖杏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帮扶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是深挖资源价值,全面对接文化产业。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人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我校充分挖掘盘山寺始建于唐代,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的历史文脉,盘山保卫战是三晋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第一仗,所蕴含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中小学研学基地,打造“生态游+民俗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延伸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丰富中老年健康养生活动。

五、聚焦决策咨询,创新乡村持续发展新机制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2021年,我校受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委托,制定《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建设指南》《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遴选标准》,承担了山西省文化旅游厅地方标准《旅游景区游览预约服务规范》的制定,完成了山西省社科联课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及策略研究》《山西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山西省旅游精准扶贫效应研究》科技厅课题《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等,全力支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省乡村振兴局召开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工作推进研讨会,我校谢红霞教授在会上为11个地市乡村振兴局解读《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建设指南》,有效地促进省级100个乡村振兴、33个乡村旅游、11个数字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专家智库成员还参与了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的评选工作。

我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地方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市场营销专业群教师撰写的《聚焦产业优势规范特色小镇有序健康发展》咨询报告被山西省政协列为2022年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主题发言用稿,对我省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小镇创建提供了积极而有效的职教智慧。

下一步,我校将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省教育厅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县域办学的“扎根效应”,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构建学校主导,县域内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企创新联合体,构建“学校+N个产业学院”的办学新格局,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二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育特色专业,聚合县域优势资源、特色文化,实现特色发展;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农民、农民工、县域产业工人等群体作为我校乡土人才培养的重点,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元化教学,满足县域经济多样化人才需求。

(人事部 供稿)